柴烧紫砂壶泥料篇|什么是底槽清泥料
柴烧紫砂壶泥料篇|什么是底槽清泥料


柴烧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它以其精美的工艺与优越的品质而备受青睐。其中,壶泥料是柴烧紫砂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柴烧紫砂壶的外观和品质。而底槽清泥料则是壶泥料中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底槽清泥料。
一、底槽清泥料的概述
底槽清泥料是制作柴烧紫砂壶时用于清洗底槽的材料,也称为“底泥”或“底沙”。底槽是指壶底内凹陷的部分,容易积存茶渍和灰尘等杂物,影响壶水卫生和品质。因此,在制作柴烧紫砂壶时,必须在底槽内涂上一层特殊的泥料,起到清洁、防渍、保护和装饰等多重功能。
底槽清泥料通常由红泥、白泥、紫泥等不同颜色的泥料按比例混合而成。其中,红泥质地细腻,颜色鲜艳,富有光泽;白泥质地柔软,容易成型,常用于底槽内加厚处;紫泥具备独特的天然紫色,是柴烧紫砂壶中最为珍贵的泥料之一。
二、底槽清泥料的制作过程
底槽清泥料的制作需要满足一定的工艺要求和技术规范。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选材:选用优质的红泥、白泥、紫泥等泥料,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搅拌:将不同颜色的泥料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泥料完全均匀。
筛分:将泥料倒入筛网中,用手或工具轻轻摇晃,将较粗的杂质筛出。
粘坯:将泥料分次放入模具中,逐渐压实成型。成型后,用刀子修整表面,使其光滑平整。
烘干:将成型的底槽清泥料放入通风干燥室中,用自然干或人工干的方式进行烘干,直至泥料完全干透。
烧造:将干燥的底槽清泥料放入窑中进行烧制。烧制时,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保证底槽清泥料质地细腻、坚硬,并且色泽鲜艳、光泽度高。
三、底槽清泥料的使用
底槽清泥料的主要作用是清洁、防渍和装饰。在使用柴烧紫砂壶之前,需要先将底槽清泥料清洗干净,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灰尘。
纯正的底槽清泥料烧制而成的柴烧紫砂壶可以呈现出红色到猪肝色之间的各种不同的色调,这种泥料蕴含着满满的古朴的气息。底槽清柴烧紫砂壶泥料产于宜兴的黄龙山系,泥料在紫泥的最底层,纯正细腻的质地,在柴烧紫砂壶泥料紫泥中属于最好的泥料,是古往今来制壶艺人们非常推崇的泥料,几百年来,无数的紫砂经典名器都是由底槽清的泥料制作而成的,而且有着紫砂泰斗之称的顾景舟先生也最为钟爱底槽清。
底槽清的好究竟在哪里体现?底槽清的矿料呈比较坚硬的紫褐色,其中含有一定的白色云母的碎片。还有一些矿料上有着青绿色豆斑,俗话称之为“鸡眼”,这些物质在柴烧紫砂壶烧制之后有着明显的体现,壶体有着若隐若现的白色星点。
底槽清的烧制温度选择上比较宽,随着窑温的不同从而呈现不同的色泽。陈腐久的熟泥的可塑性一般,在成型的过程中有点酥,制作时还带有一定的砂性。
泥层的深浅不同,划分为老矿和嫩矿,矿料越老含有的“鸡眼”就越多,泥料的砂性也就越重,在成型时也就越酥,但是相应的耐火性也就越高。
底槽清泥料制成的壶用来泡茶你会发现茶汤的韵味之悠扬,柴烧紫砂壶的泡养变化也相对比较快,比较明显。泡养之后的柴烧紫砂壶颜色会更加的温润饱满,质感也会越好,正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因此纯正的底槽清泥料所制的柴烧紫砂壶会比其它大部分泥料都贵。
作者提醒关注:视频号:观若茶器 抖音号:御品源柴烧 抖音号:观若陶瓷旗舰店
885选号网 “观若官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674728848@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